常德博物馆暑期志愿者:传递文物背后的文化价值
“让文物开口说话,传递文物背后的文化价值,这让我很有成就感,也为今后的职业规划奠定了方向。”常德博物馆志愿者陈冠亨是一名来自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科的准研究生,暑期她加入了常德博物馆志愿者队伍,成为其中的一员,为市民提供讲解服务。今年7月至8月,正值暑假,常德博物馆迎来参观学习、社会实践的人流高峰。身着文化志愿者马甲的一群人格外显眼,他们默默奉献、甘于付出,头顶炎炎烈日,不辞辛劳,每天按时来到博物馆提供志愿服务,成为该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志愿者为观众取票
“你好,我们提前在博物馆公众号里预约了门票,现在怎么取票呢?”一位观众焦急地问到。一旁在发放宣传资料的志愿者郑子稷听到观众的询问,立马放下手中的资料,前去帮忙,一番熟练的操作后,门票从自动取票机里输出。今年22岁的郑子稷是宁夏大学历史系准研究生,她说:“到博物馆当志愿者,一是专业对口,进行社会实践;二是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大众,同时还能给自己补课、充电”。
“一直很向往博物馆这样的文化场所,几年前听说博物馆招募讲解员,我二话没说就来报名。”志愿者周晓红是市彩印厂的退休工人,今年已是她在博物馆担任志愿者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始终怀着对文博知识的热爱,用心用情为观众服务,连续几年被评为常德博物馆的优秀志愿者;
常德博物馆志愿者团队中有大批50后、60后退休人员,他们退休不褪色,甘于奉献,自愿到博物馆提供志愿服务。展厅内经常活跃着一位特殊的讲解员,他就是原市文物处副主任、退休文博专家董国安。怀着对文博事业的热爱,一到周末和节假日,董老师便会来博物馆为观众义务讲解。他对展柜里的文物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生动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吸引了大批观众聆听,大家都为董老师的坚持和敬业所折服。
退休志愿者关建陵表示,活到老学到老,博物馆的讲解对专业性、知识性的要求更高,面对展柜中珍贵的文物,想要准确对其进行介绍,难度却不小。关建陵不会错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向专职讲解员和专业老师请教,自己整理讲解词,每个展厅反复练习,希望给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讲解。
利用业余时间,来博物馆做志愿者,汲取丰富的文化养分,给自己充电,成了很多上班族崇尚的生活新方式。就职于环卫系统的罗军经常利用闲暇时间来博物馆做志愿者。只要遇到馆内的文博专家、老师,好学的他便会拿起笔记本边听边记,厚厚的一沓笔记构成他在博物馆的学习心得与感悟。“我很喜欢博物馆的环境,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得到肯定,内心很满足。”罗军开心地说到。
常德博物馆志愿者团队成立多年。从2014年开始,我馆通过社会宣传、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招募志愿者,成立至今共有200多名志愿者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该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分别设置了讲解服务岗、前台咨询岗、展厅疏导岗、社会教育策划岗,志愿者根据个人意愿自主选择服务岗位。
常德博物馆自今年5月18日对外开放以来,吸引着广大市民前来参观学习,共享公共文化发展成果。今年暑期共有38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417.6个小时,主要有大学生志愿者、退休人员、在职人员,还有热爱文博知识的小学生志愿者。暑期志愿者服务工作不仅缓解了博物馆的各项工作压力,也为营造有序的参观环境,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每一个志愿岗位,每一段服务经历,都将构成志愿者一份独特的记忆。这群热爱历史、钟情文博、不计回报的志愿者,用热情、认真、坚持的姿态,积极传递文化力量,带给观众及时、温馨、真诚的服务体验,同时也收获了成长的蜕变,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对于博物馆来说,这群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层的志愿者,让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变得多元、立体;而志愿者以“第一观众”的身份,可以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博物馆展陈、服务、运营等方面,对促进该馆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硬件设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志愿者为观众耐心讲解
(来 源:常德博物馆)
(审 核:黄 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