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的传说
中文名: | 遗产级别: | 省级 | |
所属地区: |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 | 公布日期: | 2006年 |
遗产类别: | 民间文学 | 申报地区: | 桃源县 |
“桃花源传说”出自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源于东晋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
好多好多年以前,天上的织女私自下凡配了人间的牛郎。想不到这件事被王母娘娘晓得了,她硬是拆散了这一对美满的夫妻,把牛郎织女分隔在银河两岸。
王母娘娘罚织女去做苦工,在机房里没日夜没夜地织锦缎。织女手里织着,心里既想丈夫,又想伢儿,天天茶饭不思。夫妻俩分开在银河两旁,一年只见得到一次面,不见面想得心疼,见了面心里更疼。后来,织女想,家里有田有土,还不如叫牛郎带着伢儿回去,总比这样留在银河边受折磨强。
织女有六个姐姐,与她合称为七仙女。她们晓得了织女心思后,对她说:“牛郎家里穷,回去还不是一样过苦日子?”便帮她出了个主意。什么主意呢?她们叫织女织块衣食住行样样俱全的锦缎,让牛郎带回去。那锦缎一落到人间,就会随着锦缎的样儿变,样样齐备,这不就可以过上安稳日子了吗?
织女觉得这个主意好,就日夜不停地纺织起来。她用青色丝线织成山岭,用赭色丝线织成土地,用蓝色丝线织成池水,用绿色丝线织成竹林。她织呀织呀,锦缎上出现了蓝天、白云,明晃晃的太阳;天上鸟在飞,塘里鱼在游,猪羊满圈,鸡鸭成群,屋前屋后是一片红艳艳的桃花。可是她一边织一边想,这块地方织得再好再富裕,有什么用啊,一旦被官府坏人发现了,还不是被他们白白霸占去?她把这心思告诉了六个姐姐,大家又一齐商量着给她出了一个主意:叫她用灰黑色丝线织成一个通天的大山洞,把这山啦,水啦,田地啦,竹林啦,房屋啦,牧畜啦,一齐到安置到山洞里头,外面只留下一个窄窄的洞口,再用杂色丝线在洞口织成许多乱蓬蓬的藤条,把这外洞口遮掩起来,谁也发现不了这个好地方了。织女一听,高兴得不得了,穿上梭,引上线,又日夜不停地织起来。她要赶在七月初七之前,把这块锦缎织造出来,好让牛郎赶快带到人间去。
到了七月初七,织女果然织成这块锦缎,心里高兴的她,带着这锦缎去会牛郎,心里怦怦跳,怕被看守的天兵看到。她急急忙忙往银河边走,只见前面已经架起了鹊桥,心里一阵高兴。不料刚刚踏上鹊桥,忽然听见头顶响起一阵哼哼的冷笑,抬头一看,王母娘娘正板着脸望着她呢。这一下,织女心就慌了。心一慌,手一松,不好,锦缎掉下去了!
那锦缎离了织女的手,就飘飘荡荡往下降。飘呀,飘呀,飘过九重天,快飘到人间的时候,顿时放射出闪闪金光,把大地照耀得通亮。王母娘娘原来并没注意,等看见人间金光闪闪,这才发现有块飘飘荡荡往下降的锦缎,赶快派天兵天将去追回来。可是已经追赶不上了,锦缎已经落到人间一个名叫武陵乌头村的地上。只听见“轰”的一声响,地上放出一片红光,地面上出现一个山洞。山洞的洞口上网着藤蔓,周围开着桃花;山洞里那块地方,和锦缎上织乡的图案一模一样,美极了。王母娘娘没有办法,她想,这仙境已经到了人间,收也收不回来了,可不能让凡人进去呀。于是她将架桥的一对喜鹊派到人间,叫她们日夜看守这块仙境,不许让一个凡人进去,当然更不许牛郎到山洞里去。
再说天庭中这两只被王母娘娘派到凡间看守这块人间仙境的花喜鹊,姐姐是千里眼,妹妹是顺风耳。这一天,姐妹俩惊恐失色,六神无主,绕着桃花源的竹林蓬蓬乱飞,喳喳乱叫,都感到烦躁不安,都感到这其中必有蹊跷,但到底是什么原因啊,谁也不明白。于是,姐姐拍了拍翅膀,扑棱棱飞到最高的那根翠竹的竹梢上,翅搭凉棚,抬眼望只见千里之外有山,有树,有好风景,还有人在那里写文章哩!妹妹也拍了拍翅膀,扑棱棱飞到最低的那块石头上,把耳朵贴在地上静静地听着。只听得万里之遥,有人说话,有人唱歌,还有人在吟诗哩!
姐姐急忙飞下来,惶恐不安地告诉妹妹:“妹妹,妹妹,不好了,我看见有人把我们这里写了《桃花源记》的文章,这该怎么办呐?”
妹妹也随即跳了起来,着急地对着姐姐说:“姐姐,姐姐,不好了,这听见有人在吟诗呀,讲的就像是我们这里的事哩。”
姐姐妹妹跳在一起叽叽喳喳商议:假如有人把这里的情况传了出去,混个把恶人进来,这块仙境就保不住了,王母娘娘就要惩罚我们,快把这篇文章抢回来。于是,姐妹俩便扑棱棱向着写文章的地方飞去。
喜鹊姐妹俩看见的,正是一位回家隐居的田园诗人,名叫陶渊明。
陶渊明早就听说了织女给牛郎偷送锦缎,使武陵的那个叫乌头村的地方变成人间仙境的故事。他还听说了一个发现这个人间仙境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质。
王质是沅江里一个打鱼人。一天傍晚,王质与母亲沿江捕鱼,将船停在后门洞的沅江边,母亲吩咐王质上岸去借火做晚饭。王质缆船上岸,发现一个藤遮掩着的洞口,他感到很奇怪,便从洞口进入,在一座三石相叠的小桥上,遇到两位老人正在下棋,他不由得停在一旁观看。一局未终,想起母亲借火做晚饭的吩咐,忙借了火从洞口出。来到沅江边缆船处一看,这里没了渔船,更没有母亲,找人打听,这是数百年前的事了,女人早已死了,船也早已烂了,烂船的地方早形成了一个沙洲。王质大惊,再返回去寻找洞口,可是再也找不着了,只看见一片花开绯红的桃树林。
这两个故事深深地吸引着陶渊明。武陵乌头村这个地方对他来说是太熟悉了,他出仕时曾不止一次到过这里。武陵属荆州,祖父做荆江二州刺史的时候就管辖过那里。武陵,这荆州的僻壤,老百姓也是“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看来,老百姓真该有一个好的去处。陶渊明在庐山脚下想着想着,兴奋了,激动了,他要把自己的想法写进武陵这处仙境里。他凝神如疾,冥思默想之后,挥笔便写《桃花源记》。他一边写,一边自我欣赏,写完了《桃花源记》的序又写诗,刚写到“高举寻吾契”的“契”字,还差最后一笔,猛觉得背上不知被什么东西啄了一下,搁笔回头一看,是一只花喜鹊。又听见前面书桌上纸页儿翻得沙沙地响,原来是另一只花喜鹊把还没写完的《桃花源记》啄了去。陶渊明眼疾手快,伸手去抢,但只抢到一小块纸角。
喜鹊姐妹俩啄得了陶渊明这篇文章,用嘴巴抬着它就往回飞。飞过了几重山,又飞过了几道河。她们把文章平铺在一块石头上,歇了歇,又抬着它飞。姐妹俩一共歇了九次,才把这篇文章抬回来,放在一块光滑的石板上。等到吃饱了饭,喝足了水,再来收捡时,忽然发现文章印在石板上了,擦也擦不掉!
喜鹊姐妹一见脸都变了色,她们本来想把文章衔回来,不让世人晓得这里有这样一块仙境,哪晓得弄巧成拙!她们在路上歇了九次,这篇文章不就印了九次吗?姐妹俩又顺着原路飞回去找,竟一块也没找着,这九块石头已经被人们抬走了。于是,《桃花源记》就这样流传开来。武陵的这处仙境便随着《桃花源记》的流传,也名扬四海。
2006年,“桃花源传说”被列入第一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 源:非遗科)
(审 核:李 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