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法治之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中国特色,意味着我国的法治道路不同于其他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法治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伴随着整个法治建设进程也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法治体系基本形成,保障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改革开放后的体育法治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法治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法治与中国法治一样,经历了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以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为标志,我国的体育法治步入快车道。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体育法》为基本法,以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民健身条例》、重视青少年体育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展现大国担当和纯洁体育的《反兴奋剂条例》以及凸显国际参与和重诺守信的《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为重要支撑,一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体的体育法律体系。此外,不同时期解决体育突出问题的一系列党和国家的体育治理政策成为体育法治的有益补充,也成为中国特色体育法治道路的鲜明特征。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法治概念从“法制体系”向“法治体系”转变,体育法治功能从“行政性”向“社会性”转变,体育法治宗旨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体育法治价值从“注重秩序”向“秩序与自由并重”转变,体育治理手段从“单一”向“多元”转变。随着《体育法》修改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新时代体育法治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体育法治基础将更加牢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体育法治建设的文化内核
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国女排为代表的中华体育健儿创造的“女排精神”以及“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内核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新时代,体育法治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作为凝聚体育界合力,彰显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的核心内涵。
三、汲取国外经验与落脚中国实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法治道路
体育是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速的今天,体育法治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的体育法治道路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以法治精神、法治价值为引领,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学习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尊重并加强对国际体育组织规则的理解与掌握,了解和汲取体育发达国家的法治经验的同时,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理论指导,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法治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我国在国际法体系中的话语权,研究中国法律域外适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新时代我国的体育法治建设不仅要立足国内体育法治事业的发展,还要思考如何向世界彰显我国更高的体育法治水平和中国智慧,增强体育法治精神和法治价值的外向影响力,最终促进国际国内体育法治良性互动。(转自1月8日《中国体育报》01版)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