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挖掘党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桃源挖掘党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近日,桃源师范学校内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修复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在鲜红的五角星下,前往参观和重温入党誓词的青少年和老者络绎不绝。近年来,桃源县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浸润着这方“人间仙境”。
近年来,桃源县先后投入700多万元资金修复了一批革命旧址、革命遗迹等标志性建筑。目前已完成了近代“桃源三杰”——宋教仁、覃振、胡英故居和湘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徐溶熙苏维埃政府旧址、浯溪河红军烈士纪念碑、红军长征大水田纪念地以及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等革命遗址的修复工程,并修复了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故居,维修了早期中共湘西特委委员李庆兰、胡佐武等革命烈士的墓地。同时,桃源县文物部门还将全县的55处革命旧址全部入册,并对其中21处进行了立碑保护。越来越多红色文化遗迹精彩“亮相”,桃源革命老区的特色日益凸显。
为了弘扬老区精神,桃源县每年都组织青少年开展革命故地游活动,并先后推出了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仅西安镇的“瞻仰革命遗址、探险洞溪漂流”,每年就吸引游客10万人次。桃源县还组织新党员在先烈纪念碑或革命遗址前进行入党宣誓,并编印出版了《桃源革命斗争史》、《桃源革命人物专辑》等书刊,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提升了红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桃源以“革命老区、名人故里、人间仙境”为口号的红色旅游建设正稳步推进,红色文化已成为推动桃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湖南日报驻常德记者站 周勇军 李寒露)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