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到常德河街看“家门口”的非遗
“今天来这真是来对了,不仅可以买到常德的各种非遗产品,还能深入了解这些非遗项目。”常德市民丁春梅高兴地说。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美食购物节在常德河街春秋广场火热开市,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游客不仅可以观看、品尝、体验到常德的非遗产品,还能现场购买。
非遗项目展演现场
此次非遗美食购物节作为2023年常德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活动现场,千张制作技艺、津市糕点、麻花制作技艺、张老头牛肉、擂茶习俗、花岩溪榨笋、津山口福老坛酸菜、葛粉制作技艺、武陵陶瓷烧制技艺、桃源竹艺、传统香制作技艺、汉寿烙画、古陶瓷修复技艺、灌芯辣椒传统制作技艺等14个本市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摆满展台,供市民游客挑选,让人眼花缭乱。各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现场推介,与市民游客零距离互动,大家在购买、体验中,感受常德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当日上午八点不到,市级非遗项目“千张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唐晓军和妻子便将紧张赶制的新鲜手工千张、豆腐和豆渣送到了活动现场。“我们的千张口感细腻,大家都喜欢。为了参加这个活动,我们两口子凌晨开始赶工,光千张就做了三作,每一作需要用到22斤黄豆。”唐晓军介绍,他和妻子手工制作千张等豆制品已经20余年,一儿一女从小耳濡目染,如今也已经熟练掌握了父母的千张制作技艺。“2019年,我们将家里的老房子改造成了农庄,摆上餐桌的千张、豆腐都是自己做的,我们就希望能把非遗推广到老百姓的餐桌上,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常德的非遗。”
在“武陵陶瓷烧制技艺”摊位前,该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张迪熙不紧不慢地揉泥、拉坯、修坯,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陶坯初见雏形。市民游客惊呼其“手法丝滑”之余,也忍不住上手体验一番,感受泥块在自己手中的千变万化。“之前在电视里看到制陶就挺感兴趣的,今天有机会动手‘创作’,感觉好好玩。”捧着自己刚刚捏制出来的小碗,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任秋琴兴奋地说。
除了非遗美食购物节人气高涨,当晚,多个常德非遗保护单位还带来了精彩纷呈的非遗项目展演。合唱《澧水船工号子》、三棒鼓《十讲法治》、常德花鼓戏《错配鸳鸯》、鼓盆歌《交医保》、汉剧高腔《雏凤凌空》、常德丝弦《西宫词》等非遗节目接连亮相,现场高潮迭起,叫好声、掌声不断。节目演毕,市级非遗项目“三棒鼓”的传承人卢其加在观众席支起手机支架,开启了自己的直播间。“我的直播间每天都会开,有活动就直播活动,没活动我就自己在家演,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主要是想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将我们常德的非遗传播出去。”
市民认真观看展演,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市民张佳明在活动现场逛了很久,时不时拿起手机拍摄视频分享到家族群里。“想给没来现场的家人也看看这么精彩的节目,我刚刚还给家里两位亲戚‘代购’了葛粉和香包呢!”张佳明感叹,今天的活动,看得见、尝得到、能体验、可带走,让更多的市民深入了解到常德非遗,还能在现场购买到正品非遗产品,带动非遗产业的持续发展,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举办。
(来源:非遗科 常德日报社)
(审核:李 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